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隱私權
Privacy 
開課學期
104-1 
授課對象
法律學院  法律學系  
授課教師
林子儀 
課號
LAW5130 
課程識別碼
A21 U17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8,9(15:30~17:20) 
上課地點
法研1 
備註
與研究所合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4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1privacylaw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目 的
隱私向為人類生活中極為珍視的一項利益。近代有系統地研究及建構隱私權的法制, 迄今雖已逾一百餘年,但因社會的變遷及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對於隱私權的概念、理論基礎、保障範圍、如何保障等,向有爭議。近來因資訊科技與生醫科技的突破性發展,又衍生了許多新的隱私權議題,如何面對解決,已成了先進國家的共同關切的議題。因為其不僅關係著隱私權的發展與維護,也影響了資訊科技與生醫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本課程之目的,即希望藉由本課程與關心隱私權者,共同協力來了解隱私權,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

二、課程大綱及研討重點
1. 隱私權的起源、發展、社會價值定位與理論基礎
2. 隱私權的界定、內容與類型
2.1. 隱私權與生命、生活型態等個人自主選擇
2.2. 隱私權與父母子女及生活伴侶關係
2.3. 隱私權與個人的人格、身分、與名譽
2.4. 隱私權與資訊之取得及傳播
2.5. 隱私權與工作環境
2.6. 隱私權與治安及司法程序
2.7. 隱私權與職業倫理
3. 科技的發展與隱私權
3.1. 侵犯隱私權的新類型
3.2. 網路安全與隱私權
3.3. 密碼術(cryptography)與隱私權
3.4. 醫療資訊、基因資訊、生醫研究、與隱私權
3.5. 網際網路與隱私權
3.6. 社群網站與隱私權
4. 如何建構一個有效保障隱私權的合理法制
4.1. 現行法制的檢討
4.1.1. 侵權行為法
4.1.2. 妨害秘密罪及其他刑事法規範
4.1.3. 個人資料保護法
4.1.4. 其他法規範
4.2. 未來的方向
4.2.1. 隱私權的社會定位—如何解決隱私權與其他權利或利益之衝突
4.2.2. 有效合理的保障隱私權法制—如何選擇有效的手段

三、課程大綱
請參見本課程於本校非同步課程管理系統之教學網頁 (https://ceiba.ntu.edu.tw/1041privacylaw/)各週之課程內容。 

課程目標
為求能對隱私權作根本的了解,本課程將試著探究隱私權所以存在的背景、原因、及基礎。同時,也將試著了解隱私權在我國社會的動態發展情形以及我國人民對之的認知與態度,期能發展出保障隱私權的立論基礎。
本課程除了以比較法的研究方法,經由對國外法制及最近發展的了解,檢討我國目前法制現狀外,(除了傳統的民事法、刑事法及行政法的相關規定外,個人資料保護法也將是檢討的重心,)本課程將試著了解現代資訊科技與基因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以較寬廣的及較具時代性的視野,探討當代隱私權的議題,釐清我國現行有關隱私權法制的問題及缺失,並嚐試提出修正改革的建議。而在研究與解決個別具體問題時,本課程也將引導與鼓勵同學從哲學、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與科技政策等不同面向,對相關的議題,作較深入的討論。 
課程要求
本課程將在學校所設之非同步課程管理系統 (ceiba) 設置網頁(非同步教學網頁),輔助教學,請經常利用。
課程的進行將以討論為主,講授為輔。選修同學應依本課程在非同步教學網頁提供的大綱內容,就每週課程進度所擬訂的討論議題及指定的閱讀資料,以及依課程進度所補充的資料,預作準備,以便能參與課堂上的討論。
擬選修本課程的同學,請自行研讀下列二本學位論文(備有電子檔,請見非同步教學網頁第一週課程大綱內容):
1. 詹文凱,《隱私權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7月。
2. 林建中,《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關於概念範圍、定義及權利形成方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並推薦以下幾本書,參考研讀:

1. ELLEN ALDERMAN & CAROLINE KENNEDY, THE RIGHT TO PRIVACY, Vintage Books, 1997. (吳懿婷譯,《隱私的權利》,商周出版,2001年2月初版。)
2. DAVID RRIN, THE TRANSPARENT SOCIETY: WILL TECHNOLOGY FORCE US TO CHOOSE BETWEEN PRIVACY AND FREEDOM? Addison-Wesley, 1998.(蕭美惠譯,《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先覺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3. JEFF JARVIS, PUBLIC PARTS: HOW SHARING IN THE DIGITAL AGE IMPROVES THE WAY WE WORK AND LIVE, Simon & Schuster, 2011. (許瑞宋譯,數位新分享時代:網路上的分享與交流如何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財信出版,2012年12月初版一刷。)
4. LAWRENCE LESSIG, 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劉靜怡譯,《網路自由與法律》,台北:商周出版,2002。)
5.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DELETE: THE VIRTUE OF FORGETTING IN THE DIGITAL AGE, Princeton &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林俊宏譯,《大數據隱私篇─數位時代,「刪去」是必要的美德》,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5年7月23日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6.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KENNETH CUKIER,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Boston & New York: An Eamon Dolan Book/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林俊宏譯,《大數據》,天下遠見出版,2013年5月30日第一版第一次印行。)
7. DANIEL J. SOLOVE, THE FUTURE OF REPUTATION: GOSSIP, RUMOR, AND PRIVACY ON THE INTERNE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林錚顗譯,《隱私不保的年代 :網路的流言蜚語、人肉搜索、網路霸凌和私密窺探(2版)》,五南出版社,2015年5月25日。)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7:30~18:00
每週一 15:00~15:30 備註: 可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1.司法院釋字第293號解釋
2.司法院釋字第509號解釋
3.司法院釋字第535號解釋
4.司法院釋字第586號解釋
5.司法院釋字第603號解釋
6.司法院釋字第631號解釋
7.司法院釋字第689號解釋

期刊論文
1. Samuel Warren & Louis Brandeis, The Right to Privacy, 4 HARV. L. REV. 193 (1890).
2. William Prosser, Privacy, 48 CAL. L. REV. 383 (1960).
3. Edward J. Bloustein, Privacy as an Aspect of Human Dignity: An Answer to Dean Prosser, 39 N.Y.U. L. REV. 962 (1964).
4. Daniel J. Solove, Conceptualizing Privacy, 90 CAL. L. REV. 1087 (2002).
5. Daniel J. Solove, A Taxonomy of Privacy, 154 U. PA. L. REV. 477 (2006).
6. Lior Jacob Strahilevitz, A Social Networks Theory of Privacy, 72 U. CHI. L. REV. 919 (2005).
7. 劉靜怡,〈社群網路時代的隱私困境:以Facebook為討論對象〉,《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1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70。 
參考書目
將配合課程進度,適時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以增加相關議題討論的廣度與深度。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及課餘上網參與討論 
50% 
學期成績的評分,平時上課及課餘參與非同步教學網頁討論的表現佔總成績百分之五十。 
2. 
期末報告 
50% 
期末報告成績佔百分之五十。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14  1. 課程簡介
2. 當前隱私權之問題與隱私權初探 
第2週
09/21  隱私權的內涵、類型與憲法保護隱私權的理由 
第3週
09/28  法院判決分析及隱私權的內涵、類型 
第4週
10/05  隱私權的起源、發展、社會價值定位與理論基礎 
第5週
10/12  1. 隱私權定義之再探
2. 隱私權之法源 
第6週
10/19  隱私權之法源與憲法保障隱私權之理由
 
第7週
10/26  1.隱私權之法源與憲法保障隱私權之理由
2.個人隱私資訊之取得
3.public privacy 
第8週
11/02  1.個人隱私資訊之取得
2.public privacy
3.治安與隱私權 
第9週
11/09  隱私之合理期待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privacy) 
第10週
11/16  個人隱私資訊之公開與揭露 
第11週
11/23  1. 新聞價值與新聞自由
2. 政府官員與公眾人物之隱私權 
第12週
11/30  Big Data 與隱私權 
第13週
12/07  個人資料保護法
 
第14週
12/14  1. 密碼術(cryptography)之利用與個人隱私之保護
2. 職場隱私(隱私權與工作環境) 
第15週
12/21  個人醫療資訊(健康資訊)與隱私權之保護(專業倫理、基因資訊) 
第16週
12/28  個人生物特徵之利用、治安、管理與隱私權 
第17週
01/04  透明的社會 
第18週
01/18  期末報告